经济> 正文

新型储能要走市场化之路

时间: 2023-04-23 09:43:29 来源: 中评网


(相关资料图)

与二级市场上储能板块深度调整不同,储能产业正迎来新一轮扩产潮。今年以来,新型储能产业链上下游近20家企业宣布最新储能项目建设规划,特斯拉也将自己的储能超级工厂落户中国。同时,2022年落地开工的多个储能产线建设项目,有望在今年陆续迎来投产。一面在股市遇冷,一面又迎来产业投资热潮,储能产业为何遭遇“冰火两重天”?

经济日报发表记者王轶辰评论文章表示,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飞轮、压缩空气储能等。随着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提升,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的需求越发强烈。根据中国绿色能源生产能力进行测算,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需要控制在60亿吨标煤以内。届时,新能源装机有望超过17亿千瓦,成为中国装机规模最大的电源品种。

文章称,为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消纳,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逐步成为重中之重。2022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功率规模首次突破7吉瓦,能量规模首次突破15吉瓦时,与2021年相比,增长率均超过200%。单个项目规模与以往相比大幅提升,20余个百兆瓦级项目实现了并网运行,5倍于上年同期数量,而规划在建中的百兆瓦级项目数更是达到400余个,其中包括7个吉瓦级项目。与此同时,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能源短缺,也刺激了海外储能市场大幅增长。井喷式的市场需求,吸引各路资本拿出真金白银加码储能产业。

面对产业投资的火热,二级市场却表现不佳。从年初起,A股储能板块持续下跌,引发投资者担心的除了项目密集上马可能带来的产能过剩,更多是储能行业在国内仍缺乏清晰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制,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风险。

文章分析,与欧美国家更多依靠市场驱动不同,中国储能行业的高景气度主要靠政策带动。为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市场化参与调峰资源建设,国家能源局2021年8月发文提出,超过电网企业保障性并网以外的规模初期按照功率15%的挂钩比例配建调峰能力,按照20%以上挂钩比例进行配建的优先并网。地方政策一般按照装机规模的5%至20%比例,要求新能源项目强制配储。在政策刺激下,储能市场实现爆发性增长。

关键词: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