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正文

每日简讯:一波罕见的高温正滚滚袭来 厄尔尼诺或将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

时间: 2023-05-05 10:28:56 来源: 华声在线

从北半球的亚洲、欧洲,到南半球的非洲、大洋洲,一波罕见的高温正滚滚袭来——

厄尔尼诺或将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刚刚过去的4月,全球多地出现了这个时节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其中尤以亚洲部分地区为典型。有气象专家认为,此次反常的高温过程,或与此前沉寂数年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回归有关。

据印度多家媒体报道,该国连续第二年在4月出现连续极端高温天气。《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今年2月~3月,多个邦温度创新高,4月更是进一步出现连续极端高温天气。根据印度气象部门的数据,近期该国48个气象站记录的温度超过42摄氏度,其中北部和东部六个城市的气温超过了44摄氏度。

同为南亚国家的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的气温,也与印度不相上下。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气温一度飙升至40摄氏度以上,为58年来同期最高气温,导致当地路面融化。该国官员称,如果高温天气无法缓解,将在某些地区宣布紧急高温状态。

在东南亚,一年的最热时期通常从4月开始,持续到5月,但是今年在3月下旬以来,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气温就一直徘徊在30摄氏度~40摄氏度之间。

泰国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泰国西北部达府气象站4月15日出现45.4摄氏度高温,打破了2016年同期该国的高温纪录。首都曼谷曼那区高温指数(综合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指数)一度飙升到50.2摄氏度,引发泰国总理巴育对“泰国各地危险高温”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高温天气不仅仅影响到本就容易在这个时段出现热浪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4月中下旬,东亚的日本、韩国,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纷纷录得或追平史上最高同期气温。

此外,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多个国家,甚至地处南半球、眼下处于秋冬季节的非洲国家博茨瓦纳和南非,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也都在近期遭遇30摄氏度~40摄氏度的高温侵袭。

美国《今日美国》报援引气候学家、气象历史学家马克西米利亚诺·埃雷拉的警告称,本轮高温是“前所未有的热浪怪物”。

多位科学家表示,亚洲4月的早期热浪确实令人担忧,气候变化可能将颠覆人们对季节变化的预期,夏季可能变得越来越长、气温越来越高。气候模型表明,如果不能大量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气候变化将导致包括高温在内的更多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报告明确指出,气候变暖的“每一次增量”都会加剧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包括更极端的热浪。202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到2100年,全球极端热浪的发生频率将增加3到10倍。

就今年而言,眼下更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是可能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

世界气象组织5月3日发布最新评估报告说,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评估报告说,异常顽固的拉尼娜现象持续三年后现已结束,热带太平洋目前处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ENSO)中性状态,既不是厄尔尼诺现象也不是拉尼娜现象。

这份报告显示,今年5月至7月,从ENSO中性状态过渡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为60%。这一可能性在6月至8月将增加到约70%,7月至9月将增加到约80%。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很可能导致全球变暖的新高峰,并增加打破气温纪录的可能性。

专家指出,与极端高温本身相比,过早到来的高温更危险,对高温毫无准备可能比高温本身更糟糕。联合国IPCC第六次评估的作者、华盛顿大学全球卫生教授埃比说,有充分证据表明,过早到来的高温通常带来更高的死亡率,因为人体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高温,尚没有充分建立对高温的耐受。

据多家印媒报道,印度的高温热浪已导致一些民众因中暑住院或死亡。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举行户外颁奖活动之后,有13人死亡,另有8人因中暑接受治疗。

高温天气的延长,也给农业生产和能源供给构成了巨大挑战。

印度《经济时报》称,去年4月该国出现连续极端高温天气,令农业产量显著下降,用电量比往年高出约10%,导致印度多地出现大规模停电。印度旁遮普邦和北方邦西部媒体的报道称,今年再次早到的热浪已经影响到小麦等作物的生长,预计可能减产20%。

除了持续时间延长所造成的影响之外,高温作用范围的扩展,也值得警惕。近期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指出,此前没有经历过极端高温天气的地区,由于当地民众和政府缺乏应对高温的经验和相关基础设施,可能更容易受到极端热浪的冲击。

(工人日报 梁凡)

关键词:

责任编辑:QL0009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