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正文

TMT板块基金持仓高企,拥挤度警报拉响?机构吵翻了

时间: 2025-11-06 20:22:40 来源: 中证网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基金三季报显示,公募基金大幅加仓科技股。机构研报显示,基金机构科技(TMT)板块持仓占比突破40%,电子、通信超配幅度创历史新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机构直言,机构科技股持仓接近“泡沫化”;也有机构认为,机构分歧中暗藏机会……

基金三季报显示,公募基金等机构资金持续向科技成长方向集中:以电子、通信为代表的TMT板块成为资金最青睐的加仓方向。近期A股市场波动加大,今年以来涨幅居前的科技、有色等板块出现波动或调整,市场对机构的科技股持仓水平及估值水平再起讨论。

根据天相投顾数据,公募基金三季度末前五十大重仓股持仓总市值达8062.16亿元,其中信息技术类个股(包含计算机硬件、软件及服务、通信、元器件)持仓总市值就达到4155.89亿元,占比超过50%。

国投证券林荣雄团队分析认为,从短期维度来看,基于基金三季报,A股机构投资者TMT板块仓位已经突破40%,达到40.16%。这一持仓水平已经超过2020年—2022年那一轮新能源(车)浪潮下机构泛新能源持仓的峰值水平(接近40%),目前尚低于2019年—2021年消费升级浪潮下机构对“茅指数”的持仓水平(45%左右)。

林荣雄团队表示,如果将40%作为一轮产业浪潮机构持仓的一个重要阈值参考,当前A股机构持有科技板块的仓位已经处于很高的水平。同时,在科技板块内部,可以看到电子+通信两大科技行业机构配置分位数均处于历史最高位置且超配幅度明显,其中电子行业机构超配幅度超10%。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表示,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提升至85.8%。配置层面,双创板块超过40%,成长风格超过60%,均为2010年以来最高水平。三季度市场情绪升温,科技主线持续强势。主动权益基金增配较多的行业主要有电子、通信、电力设备、有色金属,这也是当前配置拥挤度最高的几个行业,其中电子行业配置比例超过25%。

机构认为,在资金大幅涌入且前期涨幅较高的背景下,站在当前时点来看,科技股整体的估值已有些偏高且分化显著,一定程度上存在估值透支的风险,接下来市场或面临风格再平衡。

兴业基金表示,当前科技成长板块拥挤度相对偏高,短期波动或将加剧。观察公募基金三季报数据,科技板块持仓较为集中,其中电子行业持仓占比为25%,创历史新高。资金层面,科技板块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外溢资金流入前期滞涨板块,资金的主动选择也是市场再平衡的重要驱动力。

中信建投证券提示,当前市场情绪仍有所维系,且AI算力等长期逻辑支撑行业景气度,但需注意防范短期资金面接力不济及细分领域分化带来结构性波动的风险。

仁桥资产夏俊杰表示,这场由AI引领的持续科技泡沫,当前无论在市值、DCF估值、累计涨幅以及资金参与度方面,与历史上的某些阶段没有本质区别。作为经历过这些周期的投资者,很难说服自己这次为什么就会不一样,历史为何就不会重演。因此,夏俊杰认为,激进策略的超额收益大概率接近尾声了。

不过,中欧基金认为,市场前期调整时,部分资金选择等待盈利修复,但在科技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指数行业权重的持续转变,历史相对估值的参考意义下降,如电子等行业在内的盈利增长持续带动科技领域的估值上修。工银瑞信基金也表示,从三季报来看,当前TMT板块整体ROE历史分位数上升至50%左右,不过资本开支增速、在建工程增速回升至20%左右,总资产周转率提升,整体状态仍较为健康。

尽管市场对于科技板块短期的波动风险开始警惕,然而长期来看,机构普遍坚定看好科技股的长期趋势。

源乐晟资产认为,经过几个月的大幅上涨后,在几大成长板块中,只有科技股回调后继续向上;其它前期涨幅较好的板块,如新消费、创新药、新能源汽车等都出现了调整。科技股之所以在调整后继续上涨,是因为美国AI投资仍然在不断超预期。从投资角度看,依然认为中国资产值得深挖。虽然前期获利较大,市场波动在所难免,但是优质公司的波动应该是买入机会。其目前的主要持仓方向中,依然包括科技板块。

招商基金表示,展望未来,内外部风险均相对可控,国内经济结构性改善、无风险利率下降等逻辑不变,A股震荡上行趋势有望延续。投资上建议均衡配置。科技主线在前期交易相对拥挤后,或有震荡消化筹码结构的需要,但中期向上趋势不变,逢调整可逐步增配AI算力、互联网等。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键词:

责任编辑:QL000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广告投放

版权所有 © 2020 跑酷财经网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联系我们:315 541 185@qq.com